|
Trigger
千课荟萃   万人共享
时间:2016-11-23 发布者:校务办公室 点击:

题记: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到江南草未凋。万人齐聚西子畔,千课竞帆涌春潮。

 

“千课万人”活动已有15年历史,它依托名城杭州,名校浙大,遍请中国名师,汇集南北名课,被誉为“教育界的春晚”。2011112——7日,繁荣校区丁嫄媛、王思宇两位老师有幸被学校委派,参加了2016年千课万人小学语文“发展课堂”观摩会暨国际华语教育之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,这也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布后的第一次盛会。

本次观摩活动名师汇集,既有享誉已久的窦桂梅、王崧舟、薛法根、孙双金、赵志祥等老牌名师,又有鱼利明、李伟忠、虞大明、王红等新生力量,既有巢宗祺、周一贯、汪潮、张祖庆等教坛名宿,又有杨澜、于丹等知名学者,台湾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加盟,更为本次会议增添了别样的风采。聆听专家们的讲座、评课,观摩名师们的教学实践,使我们受益匪浅,感到有以下特点:

一、紧扣核心素养,关注学习过程。

自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布后,大家讨论热烈,人教社陈先云将之概括为语言理解能力、语言运用能力、思维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。名师们的课虽各具特色,但都体现了关注学生、关注过程、指向语用的特点。

孙双金老师首次执教低年级的课文《找春天》,在与学生的交流中,老师提出“为什么要把春天比作小姑娘,而没有比作老奶奶呢?”引导学生体会比喻要恰当、优美。薛法根老师执教四年级课文《诚实与信任》,通过对比三个句子,体会“毕竟”的意思;通过词串,了解“*然”这类词的特点和含义。窦桂梅老师执教的《阿长与<山海经>》,王崧舟老师执教的《爸爸的花儿落了》篇幅很长,老师采取概括主要内容,拟定小标题等方式,既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长文章的方法,又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能力。

一堂课容量有限,如何设计紧扣文本,发蒙启智的核心问题呢?名师们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。如窦桂梅老师执教《阿长与<山海经>》的核心问题是:鲁迅到底是喜欢阿长还是讨厌阿长呢?王崧舟老师执教的《爸爸的花儿落了》的核心问题是:父亲的花真的落了吗?李伟忠老师执教的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的核心问题是:画出描写父亲的语句,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......这些问题都是一石激起千层浪,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。

读写结合,指向语用也是名师们的一致做法,本次展示课的80%都设有学写片段的环节,如窦桂梅老师让学生替鲁迅给阿长写信,王崧舟老师让学生学习插叙的方式替作者写一段回忆,薛法根老师让学生替文中的“我”写一份留言条,孙双金老师让学生仿写《找秋天》《找冬天》......体现了一课一练,一课一得的思想。在教学中,很多老师都运用了学习单、自学指导、交流提示等,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,体现了扎扎实实学语文的朴素风气。

二、教学风格多样,课堂异彩纷呈。

“一枝独秀不是春,万紫千红花满园”,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,不仅在于某节课讲得好,而在于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性风格。同课异构是千课万人的亮点,本次课邀请了张学伟、李伟忠、鱼利明三位青年名师执教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,颇有华山论道的紧张激烈。这三位老师的设计皆别具匠心。张学伟老师删繁就简,精准设点,把教学内容设定为学习并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,特别是对话描写的优势,以“有感情朗读”作为体会父爱的突破点,体现了语文品性。李伟忠老师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式,通过学习提示,让学生读描写父亲的句子,写自己的感受,再交流各自的理解,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。鱼利明老师将不同教程版本的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放在一起,让学生品评优劣,通过出示父子对话让学生体会不加提示语的好处,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引起了参会教师的热议。青年教师个性飞扬,更遑论小语名家,窦桂梅老师的激情四射,王崧舟老师的底蕴丰厚,薛法根老师的活泼幽默,孙双金老师的层层递进,赵志祥老师的出人意料,让大家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,更是精彩不断的艺术。

三、教研风气浓厚,附小理念领先。

在活动的最后一天,著名学者于丹老师做了题为《关乎人文,化成天下》的讲座,追念了自己在学生时代遇到的一位又一位好老师,他们鞠躬尽瘁,兢兢业业,为了责任和理想,几十年如一日,不求回报。讲到激动处,不由得潸然泪下,大家亦感动不已,这也使我想到了这几天的所见所感——有的老师为了占据好的听课位置,提前一个小时到会场大门排队;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,中午就在会场外的空地上席地而坐,吃起简单的自带午餐;更多的老师在晚餐时仍对一天的课程进行评议......浓厚的教研氛围,多元的文本解读,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感动也激励着我们,也使我们想起了自己的同事,我们附小的同行们,他们对孩子宽容鼓励,循循善诱;对新理念不断学习勇于实践;对教学设计讨论争辩精益求精......他们永存不老教育梦,只为不变课堂情。

通过几天的学习,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,我校实施有个性有根源有过程的“率性教育”是多么高瞻远瞩,具有远见卓识,与这些展示课相比,我校的课堂开放性更高,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充分,对学习指南、学习卡片的研发也更为精深,我们为自己是附小的一份子而感到无比的幸运与幸福,更愿把自己的所学所得灵活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来,为学校的教学研究,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报道人:丁嫄媛  王思宇

教学管理部

2016.11.23
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6号

吉林省长春市繁荣路8号

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

电话:0431-85616988

邮箱:xiaoban@dsfuxiao.com

版权所有: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备案号:吉ICP备0500970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1107号

加载中...
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6号

吉林省长春市繁荣路8号

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

电话:0431-85616988

邮箱:xiaoban@dsfuxiao.com

版权所有: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
备案号:吉ICP备0500970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1107号